多少都不一定算
Cpi的本质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主要针对日常消费品的。但社会大众所需要的不止日常消费品。举个例子,房屋算投资品,涨的再高也不会记入cpi数据。所以就有格林斯潘时代美元汇率猛涨,美元利率超低,发的货币不少了,但cpi并没有怎么涨
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通货膨胀的警戒线。但CPI涨幅达到3%,并不意味着就是通货膨胀。界定是否发生通货膨胀,有两个标准,一是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出现上涨,而且涨幅超过5%;
二是这种上涨持续周期较长,物价连续普遍上涨两个月以上。
若一个经济体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在严格意义上,通货膨胀,并不是CPI直接导致的,而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CPI是居民消费指数是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CPI和通货膨胀率相持平说明目前没有价格上涨的趋势,如果CPI物价水平高于通货膨胀率说明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货币开始贬低了,需要谨慎投资,购买储备物质,如果是CPI低于通货膨胀率说明物价开始下降,居民可以扩大投资,刺激消费。CPI是衡量物价水平重要指标之一和通货膨胀率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影响通货膨胀的数据有哪些因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