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除坏账(即核销)要影响银行利润,自然会影响员工收入;
2.坏账增加后银行要依法提取呆账准备金,也会影响银行利润;
3.坏账占用银行核心资本多,给资本充足率带来严重影响,会压缩银行放贷规模,也就是今年初社会普遍关注的所谓放贷收紧问题,其实主要原因是银行的资本金不足,放不了那么多贷款,而并非监管部门不让放贷;
4.坏账多的分行在总行形成不好印象,总行每年的政策倾斜也会减少,分给该行的贷款规模、费用都会下降,该分行会逐渐沦为系统内的次级行,影响该分行以后发展,员工自然受到影响。
上述为粗浅认识,欢迎补充!!!!!
另外,是否会迎来坏账潮只是社会猜测,是一种对以往经验形成的惯性思维,以目前中国多数银行的管理来说,特别是目前中国银行监管来说,银行业内人士对此并没有过多担心。
1.大量坏账导致贷款的本息不能收回,导致现金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
2.大量坏账的存在还给银行造成较高的准备金成本,银行盈利的很大部分用于提取贷款准备金,减少了流动性供给的来源。
3.当市场了解到银行存在资产质量问题,就会造成存款增速放缓,现金供给减少。
4.当坏账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存款人意识到银行的资产价值低于它的存款总额,当出现信任危机时,银行存款不仅不会增长,对净存款提取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此时银行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将演变成支付危机。
银行呆帐不还,会被司法机关起诉。呆账是指已过偿付期限,经催讨尚不能收回,长期处于呆滞状态,有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呆账是未能及时进行清账的结果,又指因对方不还而收不回来的财物。
核销坏账有正(好)反(坏)两反面的影响。即:
从好的方面讲,核销坏账可以清理掉企业发生已久且不能收回债权,使剩余应收债权变得更加真实可靠;同时核销坏账后,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数下降,可使账面利润增加;
从坏的方面讲,核销坏账基本意味着哪些应收债权的灭失。所以,对于核销坏账有着严密、严格的政策规定。
1998年国有银行核销了一些呆死坏账,当时上面有文件,要求把多年以来实在收不回来的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呆死坏账做核销处理。
因为在基层行,不了解宏观情况,全国各家银行一共核销多少不清楚。
要说呆坏账的原因,可以说是当年个单位搞承包造成的。当时制度建设滞后,贷款发放审查不严,该贷的不该贷的都贷出去了,最后收不回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坏账处理有什么影响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