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审查出质人的资格。《公司法》修改后,有限责任公司在出资范围、出资期限、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方面与旧公司法有了重大变化,公司本身的自治范围扩大,因此,严格审查出质人出资情况、公司章程对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都成为签订股权质押合同的前提。
2、审查股权出质的合法性。首先,《公司法》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都严格禁止股东或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股权质押给本公司。其次,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发起人股份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在法律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转让的规定,因此,在股份限制转让期间,该部分股份是不能设定质押的。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其股权出质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未经一致同意则不能出质;并且,其股权出质范围只能是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3、应合理评估股权价值。从上述案例就可以看出,对股权价值的合理评估成为质权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质押合同签订之前,债权人就应当对质押股权进行全面调查和合理评估,正确判断出质股权的担保价值,特别对公司的或有债务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判断。另一方面,本案中直接以持有的债务人股权作为质押并不能增强对债权的担保,因为债务人本身就以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对债权人提供了一种偿债保证,而股权的价值也依赖于公司法人财产的盈利。对债权人而言,股权的价值并不能超出公司法人财产的价值,因此,以债务人股权提供质押并不能增加对债权的担保,这种股权出质对债权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当然债权人以投资和并购为目的的除外)。
4、完善质押合同。股权出质过程中,仅仅只限制了股权的转让。但质押人可以通过增加负债、对外借款、抵押或低价转让资产等各种形式实质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权人为保护自身权益,应在质押合同中增加对质押人行使股权的监管,甚至对公司的重大财产处置和重大负债行为都应作出严格限制。
5、及时办理审批手续。以上市公司股票出质的,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质押的,应经审批机关批准、登记机关备案,质押合同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生效。
券商股票股票质押是指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控股股东以其股票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第三方贷款提供担保。有一个与股票质押相对应的概念叫股票质押式回购,简单理解就是符合条件的资金融汇方质押其股票或其他证券,将资金纳入符合条件的资金融汇方,并同意未来返还资金并解除质押的交易。
我把我知道告诉你
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融资手段,借款人在融资或者借款的时候,把一定部分的公司股份质押给贷款人(这里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以此获得资金来满足运营需求或其它需求。股权质押融资一般运用于上市公司,有数据统计,股权质押是大多数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因为其规模小、缺乏抵押品,又无政府信用背书,融资渠道有限。
股权质押融资一般情况下,存在着股权价值波动风险。股权质押意味着借款人把股权转让给了出借方,一旦借款人因经营困难无法清偿债务的时候,出借方可以按照约定出售该股份优先补偿其债务。但是,股权的价格波动远远大于实物担保物的价格波动,当上市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股权价格也会随之下跌,这时即使转让出售股权,也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因此受股价变动,股权质押融资有一定的价值波动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商业银行股权质押有关问题的批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