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就是缺钱,把公司的股份5%作价300万获得投资,投资者占5%股权,只能做长期股权投资,想赚钱只能是你看好这个企业的未来
从多年的工作经历看,一个公司刚刚成立,有人想投资加入,这就意味着公司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接公司章程规定进行增加注册资本、投资人等变更登记备案业务,按出资总额划分各投资人股权份额即所出资占总出资的比例,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未分配利润也接此比例进行分配,并对外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公司在不同阶段公司的股权结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公司起步的初期,我认为核心是创始人要掌握控制权,避免公司在多次融资之后受到资本的过多干预,影响公司的预期发展方向。
因各公司涉足的行业等具体情况不一样,无法具体到股权分配的比例,但可以为您提供一些股权分配的思路,但是具体操作最好是有专业人士的帮助:
1.创始人尽可能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人最好能够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最简单的方式如占有更多的股权比例如51%(相对控制权),66.7%(绝对控制权)。
为了进一步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可以在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上做配套设计。比如在股东会层面可以在章程中规定不按出资比例投票,通过设置AB股将投票权与股权剥离,从而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赋予创始人一票否决权等。董事会层面通过章程固定董事会成员的提名、确定程序,保障创始人及其团队占据更多的成员席位。创始人还可以通过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控制公司公章、营业执照等方式保障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决策权。
2.避免平均分配股权
公司尽量避免平均分配股权。如果不得已需要平均分配股权,尽量将股东人数设置成单数,避免在投票决策时出现了五五开的局面,导致公司无法有效作出决策,影响正常运转。
3.预留股权池
就创业公司而言,未来不可避免有新的股东加入或需要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吸纳并留住更多的人才。如果股权在初期就全部分配完毕,后期有新的股东加入,就要涉及估值的问题,企业明确估值才能确定新加入者的股份比例,相应的也要减少老股东的股份,而这些问题较难达成一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谈判。
除非公司已经确定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引入新的股东也无需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吸引、留住人才,便可不预留股权池。
是我们代理注册的正规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公司, 你大可放心。
不是答过了么?
首先,长投入账价值1000,这肯定没问题。
其次,支付对价800,差额200记哪里?在会计中,这类差额只能入两类账户,一类是损益类账户,对于长投来说也就是营业外收支。另一类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资本公积)。这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也就是说这是一项权益性交易,而会计中对权益性交易的处理原则是不入损益,因此,只能入资本公积。
这笔分录的实质是投资者以800万元对价取得一项1000万元投资,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直接计入了所有者权益,而非损益)。这里并不能简单地考虑为以所有者权益购买资产,因为所有者权益是归属于所有者的剩余权益,不是资产,不能用于支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股权融资经典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