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都有一个总股本,增加总股本便可实现股份稀释。
增加总股本的方法有多种:
转增股:向全体股东按一定数量转增股本,获得转增股的股东股票数量增加,股票单价同比例下降。
定向增发: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公司获得增量资金,总股本增加。
发行新股:按一定价格向市场发新股。
楼上的回答是错误的。把自己的股份拿出去换成钱,那叫股权转让,是股东的行为,跟发行新股一点关系都没有。
发行新股票是在原有股票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股票,股份的总数变大了,由于原来的股东并不参与新股票的认购,所以他们的持有股份的数量没有变,在股份总数变大的情况下,自然持股比例(持有股份数量除以股份总数)就降低了,这就叫股权稀释。
在我国,公司上市会发行25%的新股,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会稀释到上市前的75%。
原始股份是实打实的,稀释股份参于很多水份。
原始股份和稀释股份区别是:原始股份因增发股票或追加投资时导致股权稀释,稀释后的股份比原来的原始股份投票权和分红权减少。
拓展:
原始股份一般指的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原始股一般由公司员工或者创始人持有。
股权稀释,有两个层面上的解释,一是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持股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股权被稀释,原持股股东一般指的是创始人团队。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资产注入,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
股权稀释顾名思义就是股权所占比例减少了。一般情况下股权代表的是对公司的投票权和分红权,所以股权被稀释就意味这两个权利相应减少。
一个初创企业从开始创立到最后上市,一般要经过三轮到五轮的融资。公司第一轮和第二轮融资稀释的股权基本都在10-20%左右,所有即有股东的股权同比稀释,基本上到第三轮融资的时候创始股东的股权会被稀释到最初的50%左右,到第五轮的时候创始股东的股权会被稀释到最初的35%左右。
如果再考虑到创始股东股权有时还需要承担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期权计划)所需要的股权,则创始股东的股权在公司上市时会变得更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ipo股权稀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