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中央银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
贴现率与股票市场行情关系如下: 贴现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提高再贴现率主要会有以下影响:
1、促进市场一般利率提高,从而控制了货币的供给量。银行存款利率提升以后,货币会从流通的形式转变为存款的形式。
2、抑制物价上涨,手中的钱购买了下降后,就是物价上涨的表现。那么提高再贴现率可以让市场的货币流动率减少,从而使得货币的购买了上升。
3、控制信贷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会让中央银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提升,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筹资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会开始收紧信贷,这样一来既控制了信贷规模,也让通货膨胀得到了遏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贴现率怎样影响货币供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