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率是具有两种不同的含意,其中分别是:
1,贴现率的第一种定义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2,第二种含义是指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
贴现率(Discount Rate),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换而言之,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贴现率是指企业持有的票据向银行贴现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本质上也是一种贷款利率,是相当于企业把票据质押给银行,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而支付的利息,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意味着企业承担的融资费用是高还是低,如果贴现率提高,企业负担的财务成本就提高,如果贴现率降低,企业的融资费用就会减少。
利率越高,表示收益越大,贴现就表示放弃利息收益以提前取得现金资产,利率越高也表示贴现放弃的收益越大,贴现成本越高,选择贴现的企业越少,贴现率越低
1、贴现率是什么意思?
贴现率的含义从两方面来理解。
1)贴现率是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
2)贴现率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的利率;一般情况下,会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
简单来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就是贴现率,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
2、贴现率高好还是低好?
贴现率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1)如果实施的是紧缩型货币政策,银行不愿放钱,其贴现率就高,商业银行去央行贷款所需成本加大。
2)如果实施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贴现率就较低,说明央行愿意放款,鼓励商行借款。
央行通过提高贴现率进行货币供给的调整是一种较强硬的手段,一般不会随意调节,这是因为: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和企业贷款成本会增加,可能造成经济运转速度减慢,企业经济规模缩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发展。
贴现率高,就是各家的货币政策是趋紧的,商业银行去银行贷款付出的代价就大,企业就会减少向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为了增加储蓄就会将利息提高,导致货币市场上的钱供给量减少,也就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维持了经济平稳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采用贴现法支付借款利息,使借款企业受到的影响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