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主要包括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和产出效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
外文名 Economic effects of inflation
应用 经济学
主要包括
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概述
当代经济学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过度的通货膨胀则是不好的。
因为就像促进论说的,适度的通货膨胀具有刺激产出增加的效应,特别是政府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支出,增加货币供给的手段带动社会需求的增加,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适度每个国家都有不同标准,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大些,发达国家小些。
但过度的通货膨胀回给经济带来破坏,因为过大的通货膨胀带来利率下降,经济一般会首先出现过热,再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带来物价飞升,因为人民生活受到影响,企业或其他投资机构投资遭到损失而减少或者停止投资,减少银行存款转而寻求保值,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动荡,因而使经济减速甚至停滞,社会出现不稳定。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和观点,这里不在论述。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维持生活的人相反那些靠变动收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受益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3)通货膨胀还可以再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一、由于居住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
二、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起失业
(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
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举个例子来说,您向银行贷款买房(这样,您是债务人,银行是债权人),每月向银行偿付固定金额的款项,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这些款项的真实价值降低了,也就是说银行获得的这些款项的购买力降低了,相反,您付出较少的购买力(那些款项)就可以偿还了贷款。即购买力从银行转移到您的手里,您受益了,银行有损失。
当然,这个例子只是理论而已,实际生活中,银行的贷款利率是随着通货膨胀及其他因素而变动的,利率调整后,就不存在谁受益谁损失的问题了,利率变动补偿了银行的损失。
但民间借贷就不一样了,二十年前某人借你十万,现在还给你,你觉得你是不是有点亏!现在的十万跟二十年前的十万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贷款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