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储备是储备,国债是国债。两者不能划等号。
储备里面有部分是国债,比如中国外汇储备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但是储备不仅仅是国债,储备还包括一定的现金(美元,英镑,欧元等),国外的企业债,国外企业的股票,基金的股权,固定资产等等。
国债是以本国货币;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债券。而外汇储备是以外国货币(狭义),以及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其它信用凭证(广义)为主。
二者之间的关系:外国国债由本国持有的可以视为外汇储备。(如美国国债对于我国而言就是外汇储备)。
对于境外债的违约认定,国际评级机构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口径,简单来看:
1、穆迪:对违约的定义包括:(1)延迟支付或未支付债券本金或利息(在募集约定的宽限期内偿付的不包括);(2)发行人破产或被法定接管或清算;(3)发行人进行困境债务置换,即发行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新的债券、一揽子债券、现金或资产组合价值低于原始债务承诺,且不进行置换发行人将很可能违约;(4)主权债券付款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发行人应付义务减少,例如强迫货币重新计价或发生其他强制改变原有付款承诺的行为。
2、标普:违约级别分为选择性违约(Selective Default)和违约(Default)两种,D级别意味着发行人无法到期偿付所有或实际上的所有债务;SD评级意味着发行人有选择的对特定债务违约,但仍将履行其他债务的偿付义务。
3、惠誉:违约的定义分为有限违约(Restricted Default)和违约(Default)两种,有限违约的概念和标普的选择性违约的概念相似,是指债务人某一特定类别债务发生选择性付款违约或消极债务重组;而违约是指债务人已经发生破产、接管、清算以及其他终止营业的事件。
受疫情和宏观环境的影响,今年前10个月,中资地产美元债发行量为490亿美元,同比下滑16%。地产行业作为中资美元债非金融企业债中发行量最大的行业,其发行下滑导致中资美元债非金融企业债发行量整体下滑。中资地产美元债下滑的主要原因为:
一是境内债券的发行通常和境外债券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境内发债火热就会吸收和消化掉一些中资美元债的融资需求。2020年境内流动性相对充裕,发行成本低,地产行业前10个月在境内发债53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8%。
二是受疫情和海外流动性影响。中资地产美元债在年初发行量维持在高位,之后进入2、3月份,先后受疫情和海外流动性影响发行量大幅下滑,在5月份之后开始回暖。但受上半年的影响,前10个月累计境外地产债发行量还是同比下跌。
中资地产美元债在2017年之后爆发性增长,2019年全年发行量再创新高。但预计受政策影响,2021年地产行业降杠杆大方向不会改变,且2021~2022年大部分地产美元债发行或都将会是借新还旧。
中资美元债违约率近几年有所攀升,从2018年开始,地产行业出现个别违约事件,随着行业整合及去杠杆趋势,预计中资地产美元债市场违约风险依然存在,违约率在2021年或略有上升,但预计整个市场违约率仍将会低于2008年违约率的历史高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